导航

第一届理事会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大家好!

贵州省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于2020年5月25日筹组,7月18日召开第一次筹组会议,11月13日召开正式成立大会,至今年7月届满。在上级主管部门贵州省科学技术协会、贵州省民政厅及中华口腔医学会的正确指导下,在全体理事和广大会员的共同努力下,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以开展学术交流、科普宣传、公益服务和行业发展为主线,以提高全省整体的专业技术水平为己任,在学会的组织建设、学术交流和管理水平等方面上了一个新台阶。

我受贵州省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第一届理事会的委托,向大会报告第一届理事会期间学会主要工作情况,并对今后工作提出建议,请各位代表审议。

一、第一届理事会期间学会主要工作

第一届理事会任职期间,贵州省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加强学会党的组织建设,为广大会员做到更优质的服务。在全省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学科技工作者的支持和广泛参与下,学会各项工作得到了稳步推进,圆满完成了本届理事会的各项工作任务,现在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汇报第一届理事会期间学会重要工作。

(一)加强党组织建设,积极开展党建活动

为了做好党建强会,我学会虽为成立党支部,但依然跟随党的指引,引导学会党员干部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各理事、会员依靠本单位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党建活动,与其他学科的兄弟学会共同开展了相应的党建活动。重走革命历程,重温红色记忆,弘扬革命精神,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并同时进行五官科、听力听障健康宣教,为广大群众做各类普查活动。

(二)加强学会建设,高质量发展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学事业

第一届理事会任职期间,贵州省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从初建时的72名会员增加至176名,基本涵盖80%以上贵州省内主治以上眼耳鼻咽喉科医师。办会四年,贵州省县域医院耳科学科发展得到了促进,耳科检查完善程度从建会初期的8%,到2024年82%,共计全省免费培训耳科听力检测人员330余名(以发放培训证书为准)。贵州省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是全国唯二的省级专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连续两年获得科协三星级学会。

学会根据会员单位需求,结合基层实际情况,定期组织专家下基层开展各种形式的义诊活动帮助会员科室宣传和提高地域影响力,免费帮助全省会员开通学会会诊通道,每一各县域会员单位都以与将疑难病例快速的进行问诊会诊,获得诊断,大大提高了基层诊断诊疗服务能力;从成立至今开展基层会诊活动百余次。同时为基层医疗技术工作者开通省内培训和学习的绿色通道;关心基层从业医生的培养和继续教育,为基层医生开展各类技术技能培训二十余次,并用实际行动,使学会组织成为解决基层医院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的一大助力。

1、积极开展调研与学科发展宣教活动

1)调研——对已经调研的所有地县市医院,其中重点需要学会帮扶的学科进行了二次调研和对口技术支持。

3年来,学会领导多次带领学会秘书处成员,驱车奔赴全省8个地州,52个市县,进驻两百多家基层医院,对各医院学科建设情况进行摸底调研,为学会基层长期帮扶的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同时对发展较快、规模较完整的学科,给予了肯定并提出进一步良性发展建设性意见,还给调研单位出具了完整的调研工作报告,也为学会工作中提高学科质量管理留下了参考依据。

(2)进修——积极宣传学会服务作用,在调研工作中,关心基层从业医生的培养和继续教育,主动提出为基层医生提供直接方便的学习方式和进修通道,帮助基层医院与省级医院的学科交流打开通道,积极推荐和发展会员和会员单位。

3)宣讲——调研中遇到医院对学科发展重视程度不够,学科发展有困难的,主动协助科主任共同与院领导进行沟通和交流,宣进学科发展优势和在基层诊疗中的重要性,为多家县域医院学科的发展工作起到了推动作用。并多次组织省内专家、区域专家下基层开展学科宣讲会,提高基层医院领导对学科的重视。

调研工作期间,还经常与科内医生进行深入交流,毫无保留地将省内、国内甚至国际新的疾病诊疗知识、病患服务观念传递给基层医护人员,协助进行患者的宣传与宣教工作,受到会员单位的一致认可和赞扬。

2、针对贵州省学科现状,制定学科帮扶方案

1)组织义诊——在学会工作中,根据会员单位需求,结合基层实际情况,定期组织专家下基层开展各种形式的义诊活动帮助会员科室宣传和提高地域影响力,免费帮助全省会员开通学会会诊通道,每一各县域会员单位都以与将疑难病例快速的进行问诊会诊,获得诊断,大大提高了基层诊断诊疗服务能力。像“全国爱耳日”听力筛查公益活动 ,“健康中国·惠泽西南”大型义诊活动,夏季耳鼻咽喉疾病大型义诊活动,开展全省听障儿童人工耳蜗项目救助对象筛查活动,秋季耳鼻咽喉疾病大型义诊活动等等大大小小义诊活动百来场。

2)对口帮扶——在全省县域工作站的基础上,秘书处工作人员利用学会的专家资源,积极开展有规模、有方向、有次序的优质资源下基层活动,使省级专家的休息时间得到合理利用,大大补充了县域医院专家不足的情况,同时提高了基层的诊宁服务能力。3年来对口帮扶医院共有3家,分别是长顺县人民医院和盘州市人民医院、盘江盘江煤电集团医院,目前长顺县人民医院帮扶已圆满结束。

3、带领全省各医院学科进行科普宣传工作

1)制作宣传海报——2021年9月起,带领学会宣传组,为各地州专家录制宣传《专家科普一百条》视频、学科视频,在学会网站、抖音、 视频号等平台进行宣传和推广,大大提高了学科的全省科普宣教,同时带动各地会员单位学习模仿,促进了学科基层的宣传宣教。

同时利用学会宣传组的工作便利,协助各基层会员批量制作宣传海报、宣传图片,帮助没有宣传能力的基层单位做好基础科普工作,留住属地患者不流失,帮助医院完成疾病属地化管理的工作。

2)承接政府职能——因工作积极热情,收到了相关多部门领导对学会工作的认可,承接了2022年省残疾人康复中心全省人工耳蜗筛查工作及2023年关于黔南州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耳内镜应用及听力检测开展情况的调研工作。

4、举办精品学术会议,技能培训班,推动全省耳鼻咽喉医疗技术

近三年多来多次开展精品学术会议、技能培训班,目的是为了整合优质医疗资源,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合理配置,提升专科医疗技术水平和医疗服务能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让广大群众能够感受到更高层次的专科医疗服务,为推动耳鼻咽喉领域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1)2020年9月12日举办鼻科新技术推广暨慢性鼻窦炎激素规范化治疗学术沙龙交流会。

2)2020年10月30日举办贵州省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巡讲暨铜仁市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年会暨铜仁市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质控会。

3)2020年11月13日举办贵州省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成立大会暨2020年贵州省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年会暨贵州省耳内镜外科技术。

4)2021年3月27日举办镜内乾坤-咽喉癌规范化诊疗贵州行黔东南站巡讲会。

5)2023年5月7日——风行华夏—中西医对话耳鼻喉论坛暨贵州省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黔南州巡讲会。

6)2023年7月25日-30日举办贵州省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学术年会暨耳鼻喉学术周;

7)2023年10月21日举办贵州省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党建活动月暨黔东南州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科调研与科学发展;

8)2023年10月27-28日举办“重走长征路,职业信念记心间”为主题的党建活动暨医技传承基层巡讲会;

9)2024年5月17-18日举办六盘水市开展质控督导、基层巡讲等学术活动及会议,邀请了来自国内外著名耳鼻咽喉医学专家教授前来讲学,内容新颖,学术性和应用性强,既加强了对外交流,又促进了各学科的发展。

10)2021年6月5日-6日举办关于贵州省耳内镜外科培训班以及贵州省耳鼻咽喉临床高级培训班。

11)2022年7月5日-8日举办贵州省耳鼻咽喉临床高级培训班;

12)2022年7月7日-8日举办贵州省听力学与前庭功能检测技术培训班;

13)2022年7月8日-10日举办贵州省耳内镜技术培训班;2023年4月1日举办《中医基础和诊断基础学》培训会(线上线下结合的模式);

14)2023年12月-2024年1月举办耳内镜技术、听力培训班。

(四)第一届理事会的工作经验和不足

第一届理事会任职期间,不断开拓创新,砥砺前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离不开上级单位的正确领导、亲切关怀与积极支持的结果,也是全省耳鼻咽喉医学工作者大力支持,共同努力得到的结果。第一届理事会的主要经验和体会有:

1.学会第一届工作期间,着重于提高全省各级医院技术的拔高,因此会员限于中级职称以上,服务面较窄;在第二届学会的发展中,学会更侧重整体学科的学术、技术提高,会员面向执业医师以上的全体学科医生。

2.第一届理事会因经验不足,在财务管理以及台账流程管理中存在不严谨的工作情况,吸取第一届的经验,第二届理事会工作将对财务和日常工作做好监督和查对工作。

3.党建工作是学会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基础,学会在第一届理事会期间,未能够建立党支部,第二届理事会期间,将本项工作列为重点,希望在上级领导的协助下,完成党支部的建设工作。

4.提高全省人民的耳鼻咽喉健康,是全省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学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我们所做的学术引领、人才培养、科普宣教、公益义诊都是围绕这一中心而开展。第二届理事会,我们将扩展各地州医院业务骨干担任学会秘书处职务,促进学会与各地州之间的紧密联系,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提高全省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健康奋斗努力。

过去的4年来,学会在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贵州省耳鼻咽喉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学会工作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承接政府职能转移的作用尚需更充分发挥,会员服务工作有所欠缺,会员的发展工作还有较大空间,各地区学术和技术发展水平不均衡,基层医疗人员匮乏,专科医师较少,医疗设备普遍比较落后,群众保健意识还有待提高。我们必须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加强学会内部管理,为全省耳鼻咽喉医学工作者展现学会工作的新作为。

 

二、对新一届理事会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学会自成立以来一直秉承“加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科建设、学术管理及技术研究为目的,团结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务工作者,提供权威指导意见,发挥行业专家的资源整合效应,促进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交流。”

遵守国家法律和法规,贯彻国家卫生工作基本方针,构建学会为依靠,医生集团为平台,帮扶基层技术薄弱的二、三级医院的医学工作者提高专业技术水平,更好推动贵州省内技术水平,更好推动贵州省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快速发展。

希望新一届理事会以解决贵州省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科实际问题为中心,以贵州省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科的发展为目标,积极推广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科理论与实际医疗技术下基层,用实际行动,提高全省学科业务发展水平,使学会组织成为解决基层医院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的一大助力。

(一)建议积极开展调研与学科发展宣教活动

通过调研和宣教活动可深入了解当前贵州医生和患者的思想、工作、生活等方面关切的主要问题,以期在了解医生和患者所思所想所虑所盼的基础上,为贵州省医疗发展创造良好条件提供思路,也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发展策略和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将落实新型学会型医联体,在学会、医院和政府的共同努力下,加强合作交流,共享优质医疗资源,提高贵州省青年医生的技能水平,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二)积极开展党建活动,组织基层开展科研工作

通过开展党建活动,能够解决学会党建工作中存在的痛点、堵点和难点,有效推动学会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进一步发挥学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学会党员的战斗堡垒作用,不断提升学会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影响力。助力地方医疗高质量发展,并为全省的患者提供更加专业的医疗诊疗保障。

Patient Center